Hi-ν Gundam Ver. Ka  

怎麼講呢....這盒模型真的是超級震撼彈!

關於Hi-ν Gundam名稱、造型、官方地位的演變,列於文後補充。

總之,2007年,Hi-ν Gundam正式推出MG版鋼普拉時,精瘦的體型與縮小的燃料槽讓一堆海牛迷呼天搶地,

而過了七年,Katoki忽然來幫大家圓夢!有著最初印象的海牛以Ver. Ka的型式推出!

粗粗的小腿,壯壯的肩膀,大根大根的燃料槽,還有重現感應炮上的漸層塗裝!

Hi-ν Gundam Ver. Ka  

除了一嘗眾多海牛迷的怨念之外,玩裂甲玩上癮的Katoki這次稍微收斂了一點,

沒有搞出像是ν Gundam Ver. Ka那種吃書又誇張的發動模式,

也沒有像是Sazabi Ver. Ka那樣的散熱裂甲,

而是單純的在肩甲、小腿肚、前後裙甲設計了全方位推進器,可以變成高機動模式。

其中,小腿肚本來就都是ν Gundam系列的設計重點,這次的高機動噴嘴機構也是非常漂亮!

高機動模式

其它的新設計還有火箭炮可掛在背後,右手的機槍變成旋轉機炮並且可以隱藏收納,

另外還有無視設定的雙手光束拐棍,增加了非常多的樂趣。

但也還是有一些問題....最重要的當然還是感應炮。

可能因為BANDAI開模鑄料也不太可能直接就搞出漸層的成型色,

所以2007年決定官方造型時,感應炮的配色變成單一色塊。

而這次,終於提出了解決方案:用水貼紙來呈現!

但是....至少我覺得很恐怖啦...就算乾了,也上保護漆了,我還是一直會怕把貼上去的水貼紙弄破。

(實際上也有部分真的破了)

所以都不敢把感應炮裝牢,就怕要拔下來時太大力又多弄破一些。

如果您的技術和工具允許,建議還是自行上色會比較好。

Fin Funnel   

 

之後還有HWS套件呢!總之,老海牛迷們的怨念,算是得到了一個小小的滿足囉。

 

The Legend of Amuro Ray  

 

 

 

Hi-ν Gundam的軌跡 (From Hobby JAPAN國際正體中文版2014年10月號)

解說:HJ日文版編輯部 [征]

小說插圖  

「RX-93-ν2 Hi-ν Gundam」的典故出自『逆襲的夏亞 貝爾特琪卡之子』的出淵裕老師筆下扉頁圖稿。這張畫稿中的ν 鋼彈在造型上與動畫用設定稿不同,現今被稱為「Hi-ν 鋼彈」的機體就是以此為發展原點。ν 鋼彈本身其實是先由複數的機械設定師提出造型設計案,再由出淵裕老師完稿所成 ( 有局部畫稿是由佐山善則老師負責的 ) 。由於有局部造型與出淵老師筆下暫稱為「Hi-S 鋼彈」的設計草稿相近,因此這張扉頁圖稿亦可解釋為「出淵老師原創的ν 鋼彈」。

以此畫稿為基礎,當時的HOBBY JAPAN編輯部提出了一個企劃,也就是將這張插畫中的ν 鋼彈製作成立體範例。在請到出淵裕老師重新繪製了它的設定圖稿後,由菅義弘先生據此詮釋所成的立體作品,正是作為HOBBY JAPAN月刊1990年8月號封面主圖的全自製範例。由於編輯部特地請出淵老師繪製出了背面等從扉頁圖稿中無從判斷的要素,再以這些參考用畫稿為準備進行製作,因此這個具有極高完成度且帥氣的造型博得了無數玩家的支持 ( 不過在此時間點只能說是將「小說中的ν 鋼彈」詮釋為立體範例 )。這件範例的完成度之高,可說是為現今的Hi-ν 鋼彈奠定了深厚根基。不過「Hi-ν 鋼彈」 這個名稱其實是首見於B-CLUB製1:144比例樹脂套件,現今普遍認為之所以會如此命名,應該是根據它在造型上帶有ν鋼彈後繼機的味道,以及『逆襲的夏亞』在企劃之初將主角機暫時取名為「Hi-S 鋼彈」這兩點,但真正的理由至今仍舊不明。此外,後來有不少媒體將它表現為ν 鋼彈達到真正完成境界的樣貌,不過這顯然是對其外觀有著先入為主的印象,才會產生此等誤解。話雖如此,對於ν 鋼彈身為阿姆羅最後座機的最強鋼彈,劇中確實也暗示它在調整方面尚有不足,因此Hi-ν 鋼彈就自然而然成為鋼彈迷心中用來填補「要是ν 鋼彈能更加完美的話....」的"最強想像"。

雖然它未曾在影像媒體中登場過,來由也極為複雜,說穿了更是一架非官方版本的機體,不過2007年在SUNRISE的主導下,特地請出淵裕老師發表了官方版設定圖稿,使其存在終於獲得了官方認可。BANDAI HOBBY事業部也以這份官方版設定為準,在2007年2月推出了其MG版套件。接著也陸續於2007年12月推出了HCM Pro版等各式產品,由此可知它具有無從動搖的深厚支持度呢。此外,與MG並列為鋼彈模型主力產品的HGUC系列也在2009年6月推出了其套件。到了2010年時,在動畫『 模型戰士鋼彈模型製作家起始G』中更出現了以黑色為基調的原創配色版Hi-ν 鋼彈,看到它在動畫中活躍的場面一事也震撼了無數鋼彈模型迷呢。後來隨著它出現在各種電玩中的機會增加許多,2013年8月時也推出了其BB戰士套件。而到了2014年8月之際,更是在KATOKI HAJIME先生監製下造就了名為「Ver. Ka」的結晶。

話雖如此,Ver. Ka就定位上來說只是以另一種表現方向詮釋所成的鋼彈模型,先前推出的MG套件依舊是官方版設定,這點並沒有任何改變。不過對資深玩家來說,它相當貼近當年那款洋溢著厚重感的造型 ( 堪稱是多年夙願成真 ),更蘊含著全新的魅力,也唯有具備寬廣表現幅度的Ver. Ka才能這樣擴大可能性呢。不過這款Ver. Ka套件之所以能誕生,當年拜倒在那經典範例魅力之下的玩家們,以及先前列入官方設定的歷程,絕對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即使是在鋼彈系列的漫長發展之中,以一張純粹的畫稿為起源的Hi-ν 鋼彈也是極為罕見的存在呢。只要人們抱著名為"期待"與"希望"的善意,Hi-ν 鋼彈今後肯定也會繼續背負著眾人的意志,在各式媒體中展翅翱翔到更高的境界。

Hi-ν Gundam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takuK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